企業(yè)黨建
【工會工作】 “民工荒”的背后是“四荒”
點擊次數:15317次    發(fā)布時間:2012/7/24

“民工荒”的背后是“四荒”
2012-7-24   來源: 中國發(fā)展觀察   瀏覽次數:607【字體: 】 【 打印本頁 】 【 關閉本頁 】
    一個時期以來,世界性用工荒不斷蔓延。但與國外不同,中國頻頻出現的“民工荒”不單是社會現象,還是一種經濟現象乃至政治現象!懊窆せ摹钡谋澈箅[藏著“四荒”:家庭荒、制度荒、薪酬荒和技能荒,正是這“四荒”帶來“民工荒”。
  家庭荒
  農民工長期外出,客觀上帶來家庭經營荒、家庭責任荒、社會關系荒。首先是家庭經營荒。外出務工的農民大都是家庭的主要勞動力,他們的外出使家庭承包地粗放經營或無力經營,家庭養(yǎng)殖及農產品加工等副業(yè)也無法開展,導致家庭經營收入大為降低。如果打工收入再不高,忙活一年,回到家中,里里外外一算賬,總體收入大受影響。其次是家庭責任荒。外出務工農民常年在外打工,使得“留守家庭”處于實質上的解體半解體狀態(tài),一是夫妻感情淡化。由于長年分居,缺少溝通、交流,夫妻雙方容易在思想觀念、生活習慣、價值取向等方面逐漸產生差距,導致婚姻出現危機。據安徽省婦聯對勞務輸出大縣調研,農村婦女的離婚率大幅上升。阜南縣朱寨法庭離婚案件占受理案件總數的80%。二是子女教育缺失。農村留守兒童與父母的長期分離,出現親情缺失、教育缺位、管理真空,他們的學習、生活、成長、發(fā)展都受到很大的負面影響。三是老人贍養(yǎng)缺位。由于兒女的外出打工,農村老人不僅不可能安享清福,反而要重新擔負起青壯年時代的繁重體力勞動,同時還要承擔教養(yǎng)孫輩的責任,生活壓力使他們感覺比青壯年時代更苦更累。再加上精神的孤獨,農村老人成了當前社會人群中最受煎熬的一個群體。再者是社會關系荒。農村是一個熟人社會,長期外出打工的農民,遠走他鄉(xiāng)、天各一方,互相聯系中斷,世代建立的誠信關系、頻繁交往的鄉(xiāng)情關系漸漸疏遠、離散,傳統的親密過從、守誠互信格局被打破,回到家鄉(xiāng),有從熟人社會進入半熟人社會甚至是陌生人社會的感覺。
  家庭“三荒”使長期外出打工的農民,在節(jié)假日歸來后心理上蒙上一層重重的陰影,一些打工收入不高的人為長久計,自然便選擇以家為重不愿再東奔西走的生活方式。
  家庭是社會的基礎細胞,家庭的質量從某種意義上決定著社會的質量!凹彝セ摹辈粌H是農民難以承受之重,更是社會難以承受之重。應盡最大努力促進人口流動的家庭化,即以家庭為流動單元。政府在住房保障和子女上學問題上,要將進城農民工納入視野。企業(yè)在用工方面要盡量提供如夫妻房等更多夫妻共事的機會。二應為流動人口盡家庭義務大開方便之門。政府應出臺相關農民工探親假的法令并監(jiān)督企業(yè)嚴格遵行,同時采取多種措施,降低他們的探親成本。三應完善農村社會化服務,讓家庭的一些職能轉移給社會。比如,擴大農村寄宿制學校的規(guī)模,提高留守兒童的教育效果;開展留守家庭生產互助等類的活動;建立鄉(xiāng)鎮(zhèn)一級的含有心理門診、法律援助、文娛中心在內的留守服務中心,等等。
  制度荒
  一是滯后的戶籍遷移制度。農民進城打工,僅在地理空間上發(fā)生了水平位移,社會身份仍滯留在農村,不僅不能獲得與城市居民相同的住房、醫(yī)療、教育、失業(yè)等保障,而且面臨工種、職業(yè)、待遇等多方面的障礙,導致了農民工就業(yè)及生活成本增加。二是殘缺的社會保障制度。根據全國總工會勞動保障部前兩年做的調查,農民工參保的人數只有10%。這既有農民工就業(yè)狀態(tài)不穩(wěn)定而難參保等客觀原因,也有農民工對現行制度缺乏信任,用人單位怕參保增加人工成本,地方政府擔心推進農民工參保會影響本地投資環(huán)境等主觀因素。三是斷裂的教育制度。多年來,農村教育過于強調正規(guī)教育、基礎教育,忽視職業(yè)教育和繼續(xù)教育,忽視各種技能培養(yǎng)。我國約有一億初中生不能升入高中直接走向社會,二億多農民工需要不斷充實新知識新技術,而他們大都求技無門。我國要把“中國制造”變成“中國創(chuàng)造”,把“世界工廠”變成“世界市場”,政府必須承擔起農村職業(yè)教育、繼續(xù)教育應有的責任。四是缺失的職業(yè)認定和技能等級制度。職業(yè)資格證書制度和技能等級制度是勞動就業(yè)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,也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考試制度。在德國,無論從事哪種工作,都需要“工作資格”。目前,在我國雖然有些進城務工人員掌握一些職業(yè)技能,但由于工作不穩(wěn)定,往往找到什么就干什么,工種變動很大,很難把一門技能持續(xù)保持下去,由此導致就業(yè)和招工的雙向不確定性。
  化解“制度荒”,一應消除城鄉(xiāng)二元制度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。從農村到城市,農民工只是完成了橫向的水平流動,這是城市化低層次的表象性流動,應著力推進他們的橫向垂直流動,這才是城市化中高層次的實質性流動,即打通他們向上流通的通道,讓他們在經濟、政治、社會、文化各方面不斷提升自己的地位,通過制度建設,讓他們真正享受到和城市市民和產業(yè)工人的同等待遇。二應完善教育制度,把加強職業(yè)教育和繼續(xù)教育乃至終身教育作為市縣兩級政府的基本職責。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,切實提高農村勞動力培訓成才率和就業(yè)率,使一部分農民逐步完成“職業(yè)轉移”,進而完成“身份轉移”。三應在農民工中逐步推行國家職業(yè)資格證書和技能等級證書制度。國家和企業(yè)應針對農民工的特點,加強農民工職業(yè)資格培訓,免費為農民工組織職業(yè)資格和技能等級認證考試,使農民工經過鑒定取得相應的職業(yè)資格證書和技能等級證書,使他們有信心、有韌勁追求打造專項技能的“百年老店”。
薪酬荒
  從遷移理論看,人口遷移存在兩種動因,一是居住地推動人口遷移的力量;二是遷入地吸引人口遷移的力量。當下“民工荒”,顯然是因為城鎮(zhèn)提供給農民工的待遇之“拉”力不足與農村的“推”力減弱共同作用的結果。農民工的薪酬過低和“收入歧視”導致“薪酬荒”,使民工流動的“拉”力減弱。發(fā)達地區(qū)許多企業(yè)長期把最低工資標準當成執(zhí)行標準。根據國家統計局2009年的調研,東部地區(qū)比西部地區(qū)僅高5%,但農民工在東部地區(qū)打工的成本比中西部地區(qū)高25%,還有背井離鄉(xiāng)的隱性成本,導致農民工去發(fā)達地區(qū)打工的積極性下降。農民工與城鎮(zhèn)工“同工不同酬”的工資剪刀差長期存在,同類工作崗位的月工資可差500至800元。如果加上城市的各種社會福利,差距更大。南方一些城市,20多年來,當地人工資上漲十多倍,農民工工資卻長期“穩(wěn)定”。2010年4月北京市政協在全市建筑、制造、服務等行業(yè)三萬多名一線農民工中調查,他們平均工資只相當于城市單位職工的37%,有81%的農民工工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。事實上,1994年《勞動法》所確立的集體協商還只是一種形式協商,而且集體協商制度的推行是非強制性的,真實效果大打折扣。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農民工缺乏工資談判權。
  農民務工是農民務農價值不能實現的一種自救行為,支撐“血汗工廠”的背后是因為有著更為“血汗”的“血汗農場”。當務農價值逐步在國家強農惠農政策支持下得以大幅提升時,農民務農的意愿必然增強,外出打工的意愿必然減弱。同時,國家應對金融危機的4萬億投資,使農民工在自己家鄉(xiāng)打工的機會也相對增加,在東、中、西部打工薪酬相差不大的背景下,農民更傾向于在家鄉(xiāng)附近就業(yè)。
  盡管2011年《經濟藍皮書》認為,自2003年以來,農民工工資也以年增10.2%的速度顯著提高,農民工將終結“低工資”時代。但要真正解決“薪酬荒”,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一應建立健全工資支付、增長機制。建立和完善工資支付保障機制,預防和解決工資拖欠問題。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,提高最低工資標準。著力改變在利益分配上“強資本、弱勞動”的不合理結構。二應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,以工資水平、工時和勞動定額等為主要內容,各級勞動部門、工會組織應積極推進企業(yè)與工人廣泛開展平等協商,使勞動者能夠依法參與企業(yè)的工資決定,維護自己勞動報酬合理增長的權益。
  技能荒
  針對沿海地區(qū)和內地同時出現嚴重的缺工現象,有專家認為,中國經濟發(fā)展的“人口紅利”正逐步枯竭,中國正在或即將出現“劉易斯拐點”。但整體上看,“民工荒”屬于結構性短缺,緊缺的只是技能型、高素質的農民工。國家統計局農村司發(fā)布的2009年農民工監(jiān)測調查報告顯示:在外出農民工中, 文盲占1.1%, 小學文化程度占10.6%, 初中文化程度占64.8%, 高中文化程度占13.1%, 中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.4%。另據一項調查顯示,2億多農民工接受過培訓的約占25%,全部農村勞動力接受過培訓的只占9%。一億多新生代農民工不斷跳槽的“短工化”現象,難以積累技術,也為技能荒推波助瀾,F實中“就業(yè)難”和“招工難”同時并存,“有人沒事干”和“有事沒人干”同時并存,這種現象正是目前工作難度和勞工素質不相匹配、產業(yè)發(fā)展與勞工素質出現結構性錯位的深層問題的現實寫照?梢姡斍爸袊摹懊窆せ摹,也是就業(yè)結構中的一次崗位格局的調整和震蕩,實質是一種“技能結構荒”。
  導致“技能荒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既有當前農民工技能培訓體系本身的原因,也有用工企業(yè)不注重農民工人力資本投資的因素。從農民工技能培訓自身來看:一是“九龍治水”導致培訓資源分散。各部門封閉運作,缺少必要的協調和溝通,各類培訓資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利用。二是培訓體系基礎薄弱。農民工培訓各類定點機構數量不足,質量不高,良莠不齊,難以適應培訓需求。三是培訓針對性不強。沒有根據市場需求開設專業(yè),培訓與促進就業(yè)相脫節(jié),培訓內容主要集中在技術簡單、培訓時間短的項目上。四是培訓補償標準偏低,培訓補貼資金難以彌補培訓實際成本。從用工企業(yè)來看:絕大多數企業(yè), 出于成本經營靈活等原因考慮, 不愿意與農民工簽訂長期用工合同, 更不注重農民工人力資本投資, 而是奉行“拿來主義”,只招熟練工, 一旦完成訂單, 對農民工就棄之不用; 來了新訂單, 又想著“招之即來”, 甚至靠提高工資引導外來勞動力回流, 緩解“招工難”, 只治標不治本,沒有從技能的儲備和提升是企業(yè)形成持久競爭力的關鍵這一戰(zhàn)略高度去謀篇,更沒有從讓工人增強歸屬感的層面去布局,山西晉商的票號,學徒工自進入之日起即開始計入股份,致使凡進入票號者能終身為之奮斗。四是著力增強用工企業(yè)的現代管理理念,千方百計提高工人對企業(yè)的歸屬感、認同感,應學習日本企業(yè)比企業(yè)家出名,改變我國企業(yè)家比企業(yè)出名的現狀。
  要真正解決“技能荒”,一是按 “三個統一,三不交叉”整合培訓資源!叭齻統一”即統一使用培訓資金,統一制定相關標準,統一運用信息資源;“三不交叉”即培訓機構不交叉,培訓內容不交叉,培訓對象不交叉。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。建立健全市、縣級公共職業(yè)訓練基地,為農民工培訓提供必要的實訓場所和設備;加強師資建設,培養(yǎng)“雙師型”教師隊伍。三是完善財政補貼制度。進行培訓績效考核,監(jiān)督培訓質量。
  “民工荒”的背后是“四荒”,“四荒”的背后則有著更深層次的“資源荒”。北京大學光華學院副教授章錚研究稱中國農村35歲以下的勞動力資源已基本枯竭,這就意味著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進入急轉直下狀態(tài)。作為生產力諸要素中最核心的人力資源一旦枯竭,如果不及時采取應對措施,給經濟社會的發(fā)展帶來的可能是多米諾效應。當務之急應立足長遠,從制度設計層面尋找解決辦法,這樣才能遇“荒”不慌。

·上一篇:【工會工作】 別讓農民工討薪成為拼技巧的
·下一篇:【工會工作】 呼喚技術工人
打印本篇文章    關閉窗口

All right reseverd. Copyright 2011 版權所有 陜西水利水電工程集團有限公司
地址:西安市經濟技術開發(fā)區(qū)文景路中段202號  郵編:710018
電話:029-89101580  傳真:029-89101580  技術支持:佳豪網絡